5年湖北这1061公里发生了什么?_BOB.COM|鲍勃体育官网|鲍勃体育网址

5年湖北这1061公里发生了什么?

作者:BOB.COM 来源:鲍勃体育官网 时间:2024-07-21 07:42:49

  回望2018年4月,习在湖北考察,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航、擘画蓝图:

  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,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;

  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、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、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、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;

  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、交通更顺畅、经济更协调、市场更统一、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,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子。

  作为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(长江湖北段为1061公里,占全部长江干流总长的1/6以上),湖北坚决扛起生态大省政治责任,系统实施长江大保护,积极助力绿色低碳发展。

  规划先行,“一张蓝图”绘到底。在沿江省市中,我省率先编制《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设计》,配套实施生态环境保护、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建设、产业绿色发展、绿色宜居城镇建设、文化建设等5部专项规划,从源头上立起生态优先的“规矩”。

  十大战役,攻坚升级不停歇。2018年,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“打响”,全省上下“点对点、实打实、硬碰硬”打好化工企业关改搬转、取缔非法码头等各专项战役。沿江1公里范围内,118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改搬转,实现“搬新、搬高、搬绿、搬强”。

  4月13日,荆州三才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,工人巡检环保装置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)

  进入“十四五”,十大标志性战役阶段工作圆满完成,湖北并未就此止步。去年初,湖北再出硬招、再下重拳,升级启动长江高水平保护,从全面出击向重点突破,从应急治理向常态化治理,从治标向标本兼治,力争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。

  5年来,《湖北省清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》等20多部省级地方性法规规章接连颁布,地方生态环保法规体系不断健全,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本建成,呵护母亲河的管理体系日益完善。

  “这5年,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最快的5年。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介绍,长江生态环境实现转折性变化,长江干流出境水质连续4年保持二类。

  4月10日,“中游击绿水 行走看青山——美丽湖北长江行”采访团上游组和下游组分赴巴东、阳新两地,与监测人员同取长江水样,现场快检水质表明,长江入鄂、出鄂水质均达到二类。

  采访团从宜都登船,秀美清江风光旖旎。恩施与宜昌携手,上下游、左右岸联防联控,从流域水生态环境信息共享,到共同出台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方案,清江水质持续改善。今年以来,清江流域从始至终保持一类水质,确保一江清水汇入长江。

  流域共治,美景共享。省委、省政府明确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即突破传统空间观念,加强流域区域之间的协同协作、联保共治,统筹考虑单元内水、气、土、固废污染治理等多种因素,整体谋划、系统治理、协同实施、全域推进。

  作为重工业城市,依托黄金水道,黄石铸就“钢铁摇篮”“矿冶之乡”美誉。但因之累积的固态废料,也曾成为黄石保护长江的一大难题。

  “水的问题,根子在岸上。”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红珍说,矿渣、尾矿库、工业危废以及生活垃圾,都是威胁生态环境的隐患。黄石很多企业自主研发出了固废处理先进的技术,流域着眼、系统施治,全城无废才能水清岸绿。

  坚持流域统筹、单元控制、底线保障、系统均衡,增强治理合力,湖北以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“底图”保障先行区建设的“蓝图”。5年来,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:

  空气质量明显好转,2022年国考城市PM2.5浓度均值较2017年下降26.5%,优良天数较2017年增加136天;

  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的提高,2022年省控断面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,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较2017年提升11.7个百分点;

  江中,随着长江禁渔全方面实施,16818艘建档立卡退捕渔船回收拆解,退捕渔民3.1万余人全部洗脚上岸,慢慢的变多江段能看到江豚娇憨可爱的身影;

  湖畔,全球唯一的珍稀物种——黄梅秤锤树,从仅有几百株,到如今种群逐渐恢复生机,野外种群中最大的一株已长到7米多高,人工培育的秤锤树则超过6000株;

  山间,光彩夺目的红腹锦鸡从本世纪初的身影渐稀,到建始县花坪镇白果坦村观测点发现100多只,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也多次监测到“金鸡”回归;

  4月10日,在建始县花坪镇白果坦村拍摄的红腹锦鸡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)

  五大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应退尽退三次产业体系由2012年的12.8:50.3:36.9调整为2021年的9.3:37.9:52.8,产业体系趋近合理。

  素有“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”之称的白鹭,不仅飞回了武汉市水果湖白鹭街,更飞回了黄石西塞山前,从“西塞山前白鹭飞”到中韩石化乙烯厂区的”乙烯滩前白鹭飞“,保护与发展兼顾的绿色根基,愈发坚实。

  当黑臭水体明显减少,城市的花园河岸越来越靓,乡村的小桥流水越来越美,千万湖北人的生态幸福感油然而生,慢慢的变多人群自发呵护母亲河、守护生态湖北。

  在宜昌,“三峡蚁工”创始人李年邦,是一位理发师,从2015年起就开始沿着长江捡垃圾。物换星移,“三峡蚁工”的队伍日益壮大。“现在大家爱护环境、保护长江的意识越来越强,江边可捡的垃圾慢慢的变少,我们还可以去老旧小区做义工,继续发扬‘单个蚂蚁力量虽小,抱团却有无穷之力’的‘蚁工’精神。”李年邦说。

  11年前回乡的费云锋,如今有着两重身份:赤壁市玄素洞村党支部副书记、玄素洞村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。

  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,是环境保护“第一岗哨”。自去年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制度以来,赤壁的“生态格格”们织就了一张覆盖144个村和48个社区的生态防护网。

  在能人回乡的带领下,恩施州白杨坪镇洞下槽村美丽蝶变。随着茶旅、文旅、农旅为核心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建成,洞下槽村接连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,去年全村产值过亿元。

  因卖树而种树,宜昌百里荒牛满山家庭农场老板李伏全从这片绿色中获得财富。“因此,保护自然环境不光是政府部门的责任,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。”李伏全说,现在,他每次只放五六十头牛出去吃草,这样做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。

  细数梁子湖区东沟镇大桥村的变化,村党支部副书记舒成感慨万千:“上世纪80年代,大桥村有三个煤矿,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樱花、桂花、茶花、茶梅等各类珍贵苗木。我的父辈曾在此挖过煤,当时他们都以为地下的煤炭是财富;今天我们在此栽花种树,青山绿水就是财富。”

  来源: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汪子轶 彭一苇 刘天纵 通讯员 刘卓 何丽娜 李斌 余桃晶

推荐设备
工程现场
咨询电话:021-57569119